有天 ,好友毓梅帶著小謙筠來我們家玩,
毓梅問娟:「你比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?」
(好像很多人都愛問小朋友這個問題)
娟比說:「爸拔~」
她又問:「為什麼?」
娟比說:「因為媽媽很兇 會罵人」
毓梅很驚訝說:「Vicky~ 看不出來 你會…會罵小孩耶」!!
事實上,我不僅會罵小孩
我現在還打算來打小孩了~~~
4歲之前,我覺得打小孩是很殘忍的,
因為真的是還小,很多道理即使是懂了,
但是 未必會一直記得,
未必身體會聽話,而不放開媽媽的手,不跑去追蝴蝶,
或是忍耐著不偷開冰箱 不偷吃布丁。
就算犯錯了,小孩也會淚汪汪無辜地看著你,
告訴你 他忘記了
而我…真的無法動手..也不覺得有需要動手。
但是…4歲了 是小兒童了,沒有遵守規定或是約定,
就必須為她的自己的行為負責,就必須受到處罰。
當然,不當眾,不羞辱,不情緒化,點到為止 是我的原則。
可是~這樣好不人本喔~
教養這件事不能只在 是不是人本這件事情上打轉
年輕的時候,我也參與過人本的活動跟培訓。
因為我好喜歡 有人聽我說話,有事大家都好好說的感覺,
而我也希望這樣溫柔地被對待。
但是,等我當了媽媽,我發現要讓小孩清楚、明白地知道界線在哪?
比事事都去計較是否人本對待孩子重要?
然而,這條界線不是指爸媽可以忍受的程度的臨界點,
而是指安全/危險 跟 尊重/不禮貌 珍惜/浪費的界線
一旦越過這條線,關起門來,我會嚴肅的好好說,
為什麼這樣不行
情節嚴重的,
請你伸出你的手,媽媽要打你的手心/屁股 三下
請你記住,以後不可以這樣。
因為媽咪不希望因為你超過這條線,而導致危險或是有了不好的品格。
我們都太怕孩子受到傷害或是委屈,預設太多,
小時候,我媽很不人本的對待我,我小時候被管得很嚴、也被打過,
但是我現在清楚地知道 我媽愛我,很愛我~
她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給我極大選擇的空間跟時間。
我真的覺得,教養 這件事 不能只在 是不是人本這件事情上打轉。
後記:
1.寫於我的車門在機械式停車位壓壞之後,我很慶幸小孩不在車子裡。
後來,我發現,如果娟比當時在車上,未必會"完全"聽大人的指示離開,
所以孩子要寵,也要教。我正在反省中。
2.家裡的黑臉 一定是我當的,因為爸比…..唉….you know…
延伸閱讀:
管教危機:親子天下 – 2012年5月8日 下午2:08